正在阅读:网络音乐收费在即 流媒体+硬件打破国内服务商困局网络音乐收费在即 流媒体+硬件打破国内服务商困局

2015-08-14 09:58 出处:PConline原创 作者:MARY 责任编辑:zhangmali

  根据国家版权局于7月9日下发的《关于责令网络音乐服务商停止未经授权传播音乐作品的通知》中的要求,国内各网络音乐服务商必须在2015年7月31日前将未经授权传播的音乐作品全部下线,否则将依法从严查处。如今限期已过,从了解到的情况来看,各网络音乐服务商共计已下线超过220万首未授权音乐。

  据业内人士分析,这次国家版权局重点打击的对象将是手中无“权”的小音乐网站。而垄断音乐版权的各大在线音乐服务巨头则将借政策利好之机,推行新的服务模式,不仅要争抢小网站流出的“散户”,还要鼓励更多的免费用户正式转为付费用户。版权局此次从严责令,不仅有望大大促进国内音乐产业全面正版化的进程,同时也将极大地缩短音乐无偿向有偿时代的过渡时间。

1

  尽管按需付费下载在网络音乐服务商中也有施行,但一直都处于不痛不痒的状态。艾媒咨询CEO张毅透露,目前国内在线音乐平台的付费用户占比小于2%。这说明,国内用户的音乐版权意识普遍不高,音乐付费习惯仍有待培育。而在国家对音乐版权归属乱况整治之下,原本泛滥的网络音源将重回拥有合法版权的音乐服务商手中。是否沿用目前主流的免费试听、下载收费的“音乐流量包”模式?还是向不提供下载的Spotify取经,向流媒体订阅服务商转型?未来该选择什么样的商业模式,相信在线音乐服务商们都有自己的小算盘。

  尽管付费用户仍占少数,但是对于音乐服务商来说,付费用户比免费用户的价值更高。根据国际唱片业协会(IFPI)在《2015年数字音乐报告》中估计,目前Spotify、Deezer等知名流媒体订阅服务商拥有近4100万全球付费用户和1亿的活跃免费用户。仅2014年,这些付费订阅用户就为唱片公司创造了超过16亿美元的收入。然而,唱片公司从拥有月均过10亿独立免费用户的YouTube拿到的全球广告总营收却仅有6.41亿美元。付费与免费之间的差距不言自明。

2

  而在各项条件尚不成熟的中国音乐市场,如何能将免费用户转变为收费用户这一问题,或许Apple Muisc更值得国内的音乐服务商参考借鉴。2015年才上线的Apple Music依托着Apple品牌生态和iTunes版权资源等优势,通过提供三个月免费流媒体播放的方式吸引了过千万Apple用户尝试这项全新的音乐服务。Apple Music免费不仅打破iTunes试听30秒的局限,还接入了iTunes成熟的购买下载服务,丰富的音乐生态优势让用户对Apple产生新的粘性。在享用了三个月的优质免费服务后,已养成习惯的用户将更乐意付费升级为订阅用户。Apple Music刚满月的成绩单固然华丽,但这其中有一个无法忽视的前提就是,Apple Music直逼Spotify的迅猛增势是完全建立在以iPhone为代表的硬件业务多年累积的“先天优势”之上。再回看国内的在线音乐市场方面,笔者认为, Apple Music这种以智能硬件为载体的流媒体服务模式相比Spotify的纯流媒体服务模式更有利于推动国内免费用户向付费用户转变。

3

  首先,国内在线音乐服务商目前基本都提供试听并下载服务,具备“Apple Music + iTunes”的基本雏形。但由于一直以来受限于国内市场环境的特殊情况,用户付费率不高,服务商们只好为了保证用户量与平台活跃度不断烧钱来独自承担音乐版税。这说明,国内在线服务商单纯依靠按需付费下载想要实现盈利是不现实的,同时在音乐资源的充分利用和服务形式的深度创新上仍有巨大的挖掘空间。

  其次,倘若在线音乐服务商将音乐硬件与流媒体服务绑定,不仅能够利用硬件收入补贴音乐版税支出,同时还能借助生命周期较长的音乐硬件来稳定用户量,延长用户的服务使用寿命。天天动听、多米音乐都推出过自主品牌的耳机,无论是品质抑或是销量都很不错。但是,耳机作为音乐服务周边产品,并不能充当流媒体服务良好的载体。另外,普及率高、APP安装非常便捷的智能手机尽管看似很合适,但对于手机用户来说,音乐并不是其使用的主要目的。开源的手机系统也使得用户对单一音乐服务忠诚度低、流失率高,不利于在线音乐服务商打造自身音乐生态闭环。

4

  笔者认为,目前既有利于在线音乐服务商打造音乐生态闭环,又能承载流媒体服务的音乐硬件当属Wi-Fi音响。以SONOS为例,它将无线Wi-Fi技术与音响相结合,还通过智能终端App嵌入不同的第三方音乐服务商,不仅使得用户聆听习惯有所改变,更令用户充分体验到流媒体音乐服务“无拘无束”的优势。但SONOS接入第三方服务,是基于国外流媒体音乐服务和用户付费习惯已相对成熟的背景条件,是音乐硬件商顺应时代的一次选择。

  而国内也不乏DOSS、电蟒、果壳、云立方等Wi-Fi音响品牌在尝试与SONOS相类似的模式。尽管,SONOS开源模式成熟且易复制,国内硬件商的跟进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国内用户的音乐体验,但从长远来看,这对于中国音乐市场和消费者习惯的改变并没有益处。硬件商企图利用接入第三方在线播听不下载的音乐服务来吸引用户,这在国内在线音乐服务商看来,无疑是转嫁成本、坐享其成的行为,更不利于音乐正版化及音乐有偿消费观的普及推进。

5

  想要解开音乐硬件商与在线音乐服务商之间的这个结,打通以硬件为载体的流媒体音乐服务链条,笔者认为,电蟒在闭环音乐生态上的选择才是正确的。通过自建云音乐平台摆脱硬件商只做硬件的桎梏,加入到国内在线音乐服务商的战场中,这选择无论怎么看都十分不利。

  但是,若从打造音乐资源、音乐硬件到音乐服务的完整生态的角度再看,电蟒的云音乐生态封闭且稳定,更有利于用户消费习惯的培育和音乐市场的健康发展。一方面,用户可以通过音响硬件的消费补给音乐服务商在音响硬件及音乐资源的投入,使得购买版权、更新硬件具有可持续性;另一方面,围绕自有的资源、系统、平台优势和封闭的音乐生态,音乐服务商将更重视音乐资源价值的挖掘和服务形式的创新,从服务上优化用户的体验。

  硬件固然能作药引,但是音乐服务商必须以提供优质的在线音乐服务为前提。对于硬件商来说,在线音乐服务并不是他们的专长,需要投入更多的财力、物力、精力,假以时日才能实现。但是,对于国内的在线音乐巨头而言,若能低下身来,与硬件商一同探索在线音乐服务商业模式,相信中国的音乐市场会发展得更好。

为您推荐

加载更多
加载更多
加载更多
加载更多
加载更多
加载更多
加载更多
加载更多
加载更多

外设论坛帖子排行

最高点击 最高回复 最新
最新资讯离线随时看 聊天吐槽赢奖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