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手机也能Hi-Fi 深入探讨Hi-Fi圈那些破事手机也能Hi-Fi 深入探讨Hi-Fi圈那些破事

2013-05-25 00:15 出处:PConline原创 作者:JM 责任编辑:yanyuchen
1关于HI-FI的定义:HI-FI不等于HI-END回顶部

  【PConline 硬件杂谈】近年来,IT圈发生了一些变化,在核心硬件的性能出现增长放缓时,DIY和手机厂商都开始寻找其他宣传的突破口了。而这个突破口就是一个舶来品单词——“HI-FI”,HI-FI意为高保真。而网络上关于Hi-Fi的讨论也很有意思,不过到底什么叫高保真?能吃吗?这接下来又牵涉到很多问题了。

手机能HIFI吗

问题起源:一切都是Hi-Fi的错!?

HIFI那些破事

  最近,魅族JW就在论坛上放出自己的那堆总共加起来上百万元的高端音响器材,然后狠批HI-FI手机根本不“HI-FI”,都是骗小白的东西。于是,这激起了笔者想要谈论的一样事情:到底什么是HI-FI?PC、手机、乃至其他移动设备到底有没有资格谈HI-FI?其实在讨论这个问题之前,我们需要先谈一下HI-FI的基本定义。

 

相关阅读:

盗版音乐毁三观? 正版音乐的出路何在
//diy.pconline.com.cn/321/3218566.html

水电火电还是核电? HIFI玄学言论大吐槽
//diy.pconline.com.cn/vocality/study_vocality/1212/3119693.html

 

关于HI-FI的定义:HI-FI不等于HI-END

HIFI那些破事

  关于HI-FI,即“High-Fidelity”,中文意为高保真。其实花一点时间查阅一下维基百科便可得知,HI-FI一词最早是广泛应用与20世纪50年代与60年代,而那个年代的录音水平,由于立体声录音设备的发明,使得对比起40年代已经有了飞跃性的进步,而在那个时代,只要是立体声就有资格叫HI-FI。而后来HI-FI在理想意义上可以理解为音频设备提供尽可能少的杂讯(noise)和失真度(distortion)以及一个准确的频率响应(Frequency Response)指标。从某种意义来说,HI-FI并不是一个定量,而是一个相对的变量,因为随着科技的发展,不同时代,不同类别的设备在提供低失真的音频时都有着不同的表现。

  但从符号的意义上说,随着时间发展,HI-FI的能指(signifer)和所指(signified)都不断发生变化。其中最好的的佐证便是黑胶唱片的发展。黑胶唱片从技术层面来说,信噪比相比起CD实在是低得可怜,虽然拥有线性信号的优点,但由于以往体积和回放设备等限制,迅速便被体积更小、成本更低、精度更高的CD所取代,毕竟从理论上来说,当时CD的精度已经足够称之为HI-FI高保真。

HIFI是什么玩意

  吊诡的是,看似“过时”的黑胶唱片,在90年代之后,尤其是21世纪以来,成功地“逆袭”了音频市场。我们看到的黑胶唱机不再是以往日本产的一体式“便宜货”,而是各种欧洲北美生产的,辅以了各种高科技,并以奢华、生活方式等名词捆绑在一起的高端消费品。此时在人们心中,听黑胶的才算得上“HI-FI”,甚至是HI-End级别。而事实上,现在回归黑胶唱片的发烧友也越来越多了,发烧友们宣称,黑胶相比CD声音更好听。笔者不否认“更好听”,但是,“好听”是否就等于“保真”呢?事实并非如此。

HIFI是什么玩意

  与黑胶一样吊诡的事情还在于烧友们经常在争论的“电子管”与“晶体管”两者的好坏上,理论上,晶体管可以拥有比电子管更低的失真,但是偏偏现在仍然有许多人喜欢电子管,其理由就是喜欢其中的“胆味”,这种“胆味”说白了其实就是一种失真,只不过这种失真非常讨好大部分人耳的听觉。于是,这帮发烧友嘴里大谈HIFI,实际上自己却在追求一种失真。这难道不是一件很讽刺的事吗?而这也正是笔者想指出的:如今高保真HI-FI一词,早已脱离了原有的意义,其所指早就从追求“更低的失真”变为追求“更好听的失真”。

HIFI是什么玩意

  可以说,黑胶和胆机的逆势而上并非是特例。可以预见的是,今天的黑胶现状,也将会是CD与CD播放机的未来发展方向。这个观点笔者早已阐述过,这事实上也是一个成功的市场营销,而不单是技术上的发展。而“HI-End”正是这样一个市场产物,所谓Hi-end产品,正是厂商不计成本,极尽心血打造的设备并卖以普通消费者难以接受的天价,其意义更多的是打造一个高高在上的形象而不是为了提供一个完美的听觉享受。

 

针对网友提出的疑问,我们将在这里集中解答

1、96楼网友提出的疑问

网友原评论:“分离度(distortion)”???????????小编难道没有英文字典吗?这年头半瓶子醋的太多了。

PConline编辑回复:非常感谢网友指正,小编膝盖中箭了。

2、106楼网友提出的疑问

网友原评论:小編,這編文你只是无聊交差給老闆吧,半点hi-fi音响味也沒有,你水平可想而知!少獻醜好嗎。

PConline编辑回复:小编真的不想在这谈器材,要扯玄学,你可以去看某些商家和版主写的博客;要看技术,你可以去找电子专业的期刊,而在这笔者则是想以社会传播学的角度来解读目前HI-FI圈子的问题罢了。

3、379楼网友提出的疑问

网友原评论:的确hifi被过度消费了,为毛不鄙视始作俑者,假装清高的说不要纠结宣传用语呢?

PConline编辑回复:看完这条评论后请允许我做一个悲伤的表情,关于Hi-Fi始作俑者,笔者在以前的文章已经谈过N次了,在这里再老调重弹就太没意思了,有兴趣可以翻翻笔者以前谈玄学的文章。而且,以笔者一人之言,要动摇消费社会那一套沿用了50多年的营销手法,那未免太不自量力了,所以笔者才会提倡从个人做起,忽略商家的宣传。

4、323楼网友提出的疑问

网友原评论:小便这样“APS-C画幅没资格谈画质”的扭曲言论一样狭隘而无知”去比喻hifi,不用说你是小白!首先摄影是相当制作音乐,你认为一个手机可以录制好音质吗?hifi在摄影里就相当于显示屏!而不是照相机懂么?

PConline编辑回复:首先,音响设备与摄影器材首先都是工具,工具就是拿来用的。其次目前网络上充斥着一股“非全画幅没资格谈画质”,并且遍地APS-C画幅并冠以“残幅”的歧视性标签,这早就脱离了摄影制造图片的范畴,而是一种“唯高价论”的病态心理,难道跟J.wong贬低手机音质有区别吗?或者说,明天JW来一句“手机没资格谈画质”,您也可以你这样的逻辑回复他吗?

6、176楼网友提出的疑问

网友原评论:呵呵,原来是网易云音乐的软文。太明显了吧,你不攻击其他音乐APP的话还没那么明显,“渣”之类的用语一出,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PConline编辑回复:有人说这篇文章是某手机的软文,笔者觉得这是语文老师死得早的问题;但居然还有人会说这是网易的软文,笔者这就凌乱了;在此笔者很严肃地说,笔者个人是无法忍受豆瓣FM的音质,如果您要能忍受豆瓣fm和虾米的那烂得要命的音源,你压根就不需要来看这篇文章。

 

2HI-FI早已沦为商人宣传的利器回顶部
 

HI-FI早已沦为商人宣传的利器

手机

  如今的硬件制造厂商,无论是手机也好还是传统PC厂商也罢,都陷入了一个迷思——在提高产品的竞争力上,依靠的不是软件上优化和改进用户体验,而是拼命地进行硬件堆料作军备竞赛。这一点,相信只要关注IT圈子有一段长时间的人,都会得到相似的观察。举一个例子:在不到2年时间,手机的处理器就从主流Cortex A8架构单核处理器“大跃进”至Cortex A9的四核处理器。这速度快到人们都开始质疑:“四核有什么用?能吃吗?”

华擎 FM2A85X 极限玩家6评测
现在你没有双位数字的供电相都不好意思出来打招呼

  而类似的事情其实在所有电子产品行业都发生过,以DIY硬件而言,在约莫5、6年前,一股“固态电容”和“XX相供电”的风暴来袭,要是您主板有一颗电解电容,你都不好意思出来打招呼。不过事实上有DIY经验的人都知道,何必呢?设计优秀的主板如一线厂牌的中高端型号,就算用个5年照样好好的,而某些通路商甚至二线厂商的主板,用个一年半载,不好意思,电容没爆,其他芯片可能就默默地坏掉了,而这些实际都是笔者和身边朋友的亲身经历。

技嘉 G1 Sniper2
据说技嘉下一代Sniper主板将有更NB的板载声卡

  今年主板也开始玩起“HI-FI”了,而且各个厂商都有符合自己风格的发展路数:映泰主要走“加量不加价”,而技嘉则是玩“凶残堆料”。至于华硕微星等厂商则尚未有具体了解在这就不多解读了。不过无论如何,这种改变也是好事。笔者只希望不要玩到“走火入魔”就好。

芯片
德州仪器的运放瞬间成为主板和手机厂商的最爱

  炒作HI-FI这事儿不单是主板上在做,手机商最近也开始忙乎,而且显然现在手机厂商更懂得捉摸用户心理并进行营销。一方面,宣称手机内加“料”之后,就能成为音质最牛的一样。更有甚者将音质的提升的作用无限放大并进行神化,许多侮辱智商的理由都用上了。而实际上有搞开发经验的网友都知道那是怎么一回事,但是在宣传面前,智商这东西早就是路人了;另一方面,搞HIFI的手机,音质虽然的确能比普通手机要强上不上,但是有人硬是要拿来跟台式设备比这就不靠谱了,因为这里的“HI-FI”仅仅是对于手机的范畴内而言的,但如果你拿来跟台式设备比的话,实际上不存在任何可比性,毕竟就算你买了一台超级跑车,你也没法跟飞机拼速度。但是为什么偏偏有人要纠结这些破事呢?

 消费主义

  过去笔者曾经多次在文章中指出一个问题:在技术遇到提升瓶颈,或者其技术并未能吸引大多数消费者的时候,商家就会不择手段地对其产品进行夸张性的宣传和舆论引导,同时在产品线中刻意地设置了性能上的差异,让消费者为了不断地满足于性能上的些许提升带来的快感而重复投资。

从传播学谈HIFI

  而我大天朝什么都缺,就是不缺钱。一批掌握了话语权的富裕中产阶级和富豪阶级成为了HI-END产品的最佳市场对象。而通过媒体的传播,这些关于HI-END设备的资讯不断积累从而影响到人们的认知,最后,HI-END就是HI-FI,而HI-FI就是HI-END,两者之间的界限早已变得模糊。这就是为什么,一旦出现谈论HI-FI的文章的时候,在评论中总会有人不假思索就留下类似“真正的HI-FI器材起码十万元起步”的言论。而其实这种器材党言论就像目前摄影圈子中“APS-C画幅没资格谈画质”的扭曲言论一样狭隘而无知。

3非专业也谈HI-FI电路那些事回顶部

一个行外人也谈HI-FI电路那些事

手机PCB

  就算是像笔者这样非电子行业专业的人都知道,手机PCB电路板就那么一块,手机厂商一直都在为减少PCB面积而做努力,所以其集成程度是非常高的,而我们也可以意识到,在同一时代,物理上的体积往往左右了一个电子产品的性能,最好的例子便是手机的摄像头和专业级数码相机的比较。另外手机内部电磁干扰也非常严重。而如今如果要尝试提高手机的输出音质,自然免不了要在PCB上进行许多费心的设计以避免其内部的高频干扰。毕竟,无论走到哪你都会见到卖HI-FI设备的厂商和商家宣传他们的设备处理和输出的信号是多么地“干净”。

高端MP3

  此外手机这类移动设备,要在这块弹丸大小的PCB板上加入了原本用于台式设备的芯片,这无疑也大大地增加了功耗,对于现在“一日一充”的手机而言,耗电一直是个老大难问题。最佳的例子便是著名的“国砖”C4播放器,其内部的电路设计用料许多都是参照了台式设备的规格,这就导致了其拥有强悍的音质,庞大的身躯,以及弱爆的续航能力。所以在移动设备而言,音质、续航、便携总是一个比台湾偶像剧还狗血的三角关系。

HIFI那些破事

  而同样地在现在的PC产品领域,正如上文所说,许多主板厂商,都试图在主板PCB上专门开拓一个新的区域,用来专门放置音频电路。也有厂商是发力独立声卡领域。笔者对这样的新的卖点其实还是比较欢迎的,唯一的问题是,HI-FI这东西被称之为“玄学”就是因为其在模拟电路信号上有太多的可变因素,而对于传统主板厂商这类经常接触的是数字信号的工程师而言,如何弄好模拟电路,主要就是功放部分的设计,就成了影响音质的最大关键。如果只靠堆料,虽然可以很容易地提高售价并且引起消费者的目光,但真正要提高音质,电路的设计才是最基本和关键的,君不见那个电路板上看上去充满了华强北的气息的SOLO耳放居然也能卖上5000多元?

4云音乐:为移动HIFI提供内容平台回顶部

云音乐:为移动HIFI提供内容平台

%u624B%u673A%u97F3%u4E50APP

  4月份音乐圈有件不大不小的事,就是一直“不务正业”的三石哥正式发布了一款名为网易云音乐的APP。笔者也下载了来用,发现这个APP的确有不错的地方。海量的“正版”资源,320kbps音乐的离线下载,以及一套不错的UI,都是这款APP吸引笔者的地方。单从音质上来说,就足够“秒杀”其另外两家移动音乐APP虾米和豆瓣了:用过这两款APP的人都知道,前者在手机端可任意离线下载,但是在PC网页端下载则需要付费,而且下载的MP3实际上是通过用户自己上传的而来的,这样的做法明显违反版权常识不说,且质量也容易参差不齐,用户体验足够糟糕。而后者则采用电台随机播放音乐的模式,且由于其品牌效应也深受广大文青小清新的欢迎,但是音质笔者不客气地说就一个字:“渣”。虽然目前豆瓣也推出了付费版,可让用户收听更高质量的音乐,不过,面对网易云音乐和酷我这两个对手,虾米和豆瓣已经没任何竞争力可言。

云音乐

  解决了基本的音乐质量问题后,然后就是曲库的问题了,要说看曲库的丰富性,只要搜一下一些较为小众的歌曲就行了,就笔者试用下来发现,想找主流音乐是没任何问题的,而一些较为小众的电子乐、爵士乐、古典乐也能在上面找到,就连一些平时想买都比较困难的专辑居然也有提供下载。

网友评论

  在之前笔者的文章中,有不少网友都表达了一种看似合理但实际上欠缺思考的意见——“音乐那么烂,凭什么去收费呢?”,虽然后来有网友也非常尖锐地指出了这种逻辑实际上是很荒谬的,但这也反映了人人都想吃免费午餐的心理。单单是这种免费不限量的高品质音乐下载,就足够吸引了绝大多数人去体验。就连笔者也一口气下载了4-5张专辑下来,但随后笔者陷入一个两难的抉择:手机上能找到许多平常很难找到的曲目,但是MP3播放器音质相对就更好了。那么,平时我该用谁呢?或许,Hi-Fi手机的出现多少能减缓类似笔者这类问题的产生,

5快餐时代,HIFI也将变得快餐回顶部

快餐时代,HIFI也将变得快餐

  现在让我们回到PC-HIFI这一领域上,无论你再怎么保守也好,只要留意一些国内外展览的图片都会发现,PC-HIFI如今已经是一个你无法抵挡的浪潮。是的,你可以说PC-HIFI相比传统的CD系统甚至黑胶系统,需要投入更大金钱才能获得一个HI-END级的享受,而且PC内部的干扰讯号本身也是非常严重,那么为什么PC-HIFI最近数年还是能火到不行。 

编辑暴走香港耳机卖场

  原因还是很简单——方便。比起操作CD机、黑胶盘、甚至是数字转盘也好。其操作的方便程度都无法跟PC的图形界面比拟,更不用说在PC上可以随便存储海量的高质量音乐资源,并且可以非常快速轻松地调用。所以,你会发现那些音响商特别爱用苹果的电脑做PC-HIFI的音源部分。

MP3

  回顾过去音频行业20年的发展历程,“操作更简便更容易”一直都是变革的主题,而这个现象在如今这个“快餐时代”,则无疑被更明显地放大了。MP3能取代CD,其中一个原因就是MP3存取调用非常轻松,而且拥有更便携的优势。iPod在MP3界引起轰动,也是由于其采用了相对更为有效的管理模式和操作模式而受到欢迎。从目前的发展潮流我们都可以注意到,逆向追求音质反而成为了一个小众群体的的不断在进行的事情。所以对于大众消费者而言,不存在着“MP3与手机”该用谁听歌的问题,只存在着谁方便就用谁的事实。

  笔者个人认为,在这个快餐时代,HIFI一词的滥用很有可能将会使得这个词语本身被过度地消费,类似“通货膨胀”,使其迅速地被贬值,甚至最终有可能变成带有贬义的讥讽。类似的现象其实早已屡见不鲜,近年来一些例子就是“小清新”和“文艺青年”,这两个词汇曾经一度是对某种生活态度和知识分子的褒义称呼,而现在则更多地是带有一种“贱人多矫情”的讥讽。

  总结:那么手机搞HIFI、主板搞HIFI,甚至以后搞不好还有手表HIFI之类的,是不是真的就没意义?笔者认为不能一竿子打翻一船人。毕竟产品要有竞争力就必须提高性能和品质,而提高音质的确是一个不错的出路,但是笔者反对的是过分商业和反智的宣传。如果你需要一款好音质的手机,大可以选择购买一台HIFI手机,但是真的不需要太在意“HI-FI”一词,将他们看做是一个有着不错音质的手机就足够了。如果你不需要那么好的音质,那只要微笑就好了,过分纠结宣传用语中的Hi-Fi,只会让自己走向死胡同。

为您推荐

加载更多
加载更多
加载更多
加载更多
加载更多
加载更多
加载更多
加载更多
加载更多

外设论坛帖子排行

最高点击 最高回复 最新
最新资讯离线随时看 聊天吐槽赢奖品